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中國農機市場進入一個新階段。截至2016年,我國農機工業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農機化水平迅猛發展,諸多關鍵元素的巨大變化,沖擊了傳統的農機市場消費模式,引爆了新的需求,農機市場即將進入轉型期。
市場需求呈現出“啞鈴型”
隨著我國土地集中以及山區丘陵地區農機化水平很低,將催生我國農機市場新的需求模式“啞鈴型”模式。即從需求量分析,呈現出兩端大、中間小的形態。
市場需求趨于大型化。這種變化主要發生在土地資源豐富的平原地帶,隨著土地集中、規模化經營的快速推進以及農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的迅猛崛起,在一些經濟發達區域,將出現類似于歐洲莊園經濟模式的新的農村模式,這種模式直接推動我國農機需求向大型化、復式作業方向發展,中小型農機將徹底回歸田間管理的角色。
其次,從我國農機化發展分析,隨著中原區域逐漸實現機械化,作為農機化薄弱環節的山區丘陵區域必將成為我國關注的焦點和熱點,惠農政策將進一步為之傾斜,這些區域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機遇期,而適合該區域需求的小型機械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經濟類作物機械將成為今后一個時期市場藍海
今后幾年,我國農機市場的重點將開始由三大作物為重點向經濟作物轉移。經濟作物的機械化必將成為關注的焦點,尤其是經濟作物的收獲機械化,
產品由“大眾”向“小眾”轉移,由共性需求向個性需求轉移
從未來農機市場基本發展方向分析,我國農機市場的個性特點將更加凸顯,突出表現為由過去的大眾產品向個性突出的小眾產品轉移。這種需求特點突出表現為:
一,需求數量較小,不像過去那樣少則幾萬臺,多則幾十萬臺,上百萬臺,而可能是數萬臺,甚至是數千臺,但質量、性能、配套等均具有特殊要求。
二,配置高、自動化程度高、作業效率高,譬如適合大型農場需要的大型復式作業機械,一次性完成深松、播、施肥、噴藥等項功能,起到保護性耕作之目的。
三,價格高,利潤豐厚。目前我國農機生產企業利潤差距較大,普通小型產品的利潤率不足10%,甚至更低,而產品的利潤率高達20%以上,有的甚至更高,這種差距在今后農機市場將變得更加普遍和突出,藍海與紅海的差異將進一步彰顯。
四,大型化,隨著農村土地集中,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將成為歷史的選擇,與之相對應的農機市場需求將進一步向大型化方向發展,譬如大型拖拉機、收割機等產品。
五,節能型產品將受到政府的支持。我國人均能源資源擁有量在世界上處于較低水平,而能源消費已經位居世界第二,節能將成為我國今后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由此決定了節能產品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將成為重點推廣的產品。
六,深松機械、收獲后處理機械譬如烘干設備市場將得到較快的發展。我國農村長期的化學化作業,導致土地板結嚴重,單產量下滑,土地改良深松成為必然,由此將拉動深松機市場的快速發展。而隨著大型農場、家庭農場的崛起,糧食在一個階段將大量儲存在少數人手里,糧食烘干成為存儲的條件。